110年十大死因公布!三大疾病致死人数增加、新冠仅排第19名:适应症·医院院长

卫福部统计处今日公布国内 110 年的全国十大死因,其中癌症毫不意外蝉联第 1 名以外,发现 110 年的死亡人口比起 109 年增加 1 万 1105 人,死亡人数会大幅上升推测受到人口老化影响以外,加上 1 月份较为低温,而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今年也排名为第 19  名的死因。属于梁静茹适应症适应症:一般正规的医疗机构都会根据患者具体病因和程度制定科学适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喝酒的危害「人口老化+低温」死亡人数多增1万人110 年死亡明显增幅主要受人口老化影响, 死亡年龄在 65 岁以上之死亡人数增加 1 万人左右占 93 %, 加上 110 年 1 月中三分之一日子摄氏 10 度以下低温,年增幅为 1808人。尿酸正常值最新标准
适应症适应症: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广东省医院协会会长黄力、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首席专家庄建等领导与嘉宾莅临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统计处指出,两项综合因子导致 110 年比 109 年增加万余人死亡,也是从 105 年霸王寒流后,首次死亡率及标準化死亡率同时增加。
适应症统计处长刘训蓉副处长表示:「若剔除人口规模因素后的死亡率观察,105-109 年 65 岁以上每十万人口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 109 年因新冠肺炎防疫措施致使社会减少接触,死亡率为历年最低,110 年虽微幅增加,仍为历年次低。」资料来源:卫福部统计处新冠疫情死因排名为第 19 名!110 年的十大死因自 100 年以来死因均相同,唯独 110 年的高血压性疾病排名由第 7 名升至第 6 名, 事故伤害则降为第 7 名。若进一步以不同的疾病来看,死亡人数除肺炎减 1.4% 外,均呈上升趋势,以糖尿病增 11.0%、高血压性疾病增 17.6 %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增 10.3 % 较明显。资料来源:卫福部统计处就性别观察,110 年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差异较明显之死因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男性死亡率为女性 2.6 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2.4 倍、事故伤害 2.3 倍。若就年龄别观察,1-24 岁死亡人口以事故伤害居死因首位、 25-44 岁以癌症与自杀居前 2 名、 45 岁以上则以「癌症」与「心脏疾病」居死因前 2 名。另外,外界最关注新冠肺炎疫情,110 年 COVID-19 死亡人数 896 人、死因排名第 19 名,死亡年龄中位数 72 岁,低于全死因的 77 岁,年龄主要分布在 65 岁以上占 7 成 7。 刘训蓉提到:「新冠肺炎死因佔第 19 名,台湾 109 年至今超额死亡均为负数,目前全球只有我国与纽西兰维持在负数。」肺癌、肝癌 42 年排名前两名死亡之首依旧是癌症,110 年癌症死亡人数为 5 万 1,656 人,占总死亡人数 28%,癌症死亡率依序如下:气管、支气管和肺癌肝和肝内胆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女性乳癌前列腺(摄护腺)癌口腔癌胰脏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统计处分析 110 年与 109 年比较,十大癌症死因顺位皆不变,「肺癌」及「肝癌」已连续 42 年排名前 2 名。若以长期观察,前列腺癌、胰脏 癌、卵巢癌排名往前、胃癌排名往后,癌症死亡人数多集中于 55 岁以上之 族群,占 8 成 6。就年龄层观察女性乳癌、口腔癌随年龄走高,排名顺位往后,肺癌、结肠直 肠癌、前列腺 癌、胃癌则随年龄走高,排名顺位往前, 威胁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参考资料:卫福部文、王芊淩/图、何宜庭延伸阅读LDCT 肺癌早期侦测计画启动!7 月 1 日起具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可补助肺癌筛检「肺癌」是全台最要命癌症!一半患者不抽烟 专家:室内空汙是关键!手掌有红斑是「肝掌」!医揭三大肝癌特殊警讯110年十大死因公布!三大疾病致死人数增加、新冠仅排第19名。

为您推荐